Toola导航网
网站分类

吉林大学举办“兴北报国” 故事分享会

零度72025-06-09 00:53:24

吉林大学"兴北报国"故事分享会:青春与热土的深情对话

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吉林大学近日举办的"兴北报国"故事分享会,在校园内掀起了一阵青春热浪。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故事讲述,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来自不同学院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最动人的奋斗故事。

扎根黑土地的科研先锋

吉林大学举办“兴北报国” 故事分享会

生命科学学院的张教授分享了他带领团队在长白山开展生态研究的经历。十五年来,他们建立了东北地区最完整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每当发现一个新物种,那种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张教授的话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他的团队中,已有7名毕业生选择留在东北从事相关工作。

雪域边疆的教育守望者

文学院毕业生李雪梅通过视频连线,讲述了她毕业后赴西藏支教的故事。这个看似柔弱的东北姑娘,在海拔4500米的牧区小学一待就是五年。"孩子们叫我'格桑花老师',这是我最珍视的称号。"她的故事让不少同学红了眼眶。据悉,吉林大学近年来已有近百名毕业生像李雪梅一样,选择到边疆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创新工场里的青春力量

在创新创业板块,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王磊的分享引发了阵阵掌声。他的团队研发的智能农业装备,已经在吉林省多个县市推广应用,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30%以上。"技术不仅要先进,更要实用。"王磊的这句话,道出了吉大人服务地方的务实精神。

薪火相传的报国情怀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老教授访谈环节。82岁的材料科学专家陈院士回忆道:"当年我们那代人唱着《勘探队员之歌》来到东北,今天听到同学们的故事,感觉这种精神一直在传承。"据校史馆资料显示,建校70多年来,吉林大学累计为东北地区培养各类人才超过40万人。

新时代的青春选择

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兴北报国'不是口号,而是一代代吉大人的行动指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会,帮助更多同学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最新统计显示,吉林大学毕业生留东北就业比例连续三年上升,2023年达到58.7%。

这场持续三个小时的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的合唱中落下帷幕。许多同学表示,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他们对"扎根东北、服务国家"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所说:"原来报国的方式可以这么多样,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 不喜欢(0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具体来源未知,或在文章中已说明来源,若有权利人发现,请联系我们更正。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的疑问或投诉,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同时也希望找到原作者,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本文链接:https://www.toola.cc/html/31071.html

猜你喜欢